幼教專家的媽媽成長路

文/Sherry

過去我是負責親職教養的諮詢人員,專為那些不知如何管教孩子的父母解答問題;我也是《學前教育月刊》”小問題大煩惱”專欄的執筆。累積了這麼多年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自認為教養孩子一點也不難。

 

但是,在生了第一個孩子後,世界卻不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我曾哭著、無力地對著才幾個月大的兒子說:「你在哭什麼?尿布也換了,奶也給你喝了,你到底還想怎麼樣?」我將他緊緊的抱住,然後往他包著尿布的屁股猛打,最後竟然情緒失控的把他摔在床上。天啊!我在做什麼?!我怎麼這樣殘忍……。我又緊緊的摟著他哭,罪惡、愧疚感卻壓著我!

 

   「妳不是幼教專家嗎?不是最懂嗎?你最行,那孩子就給妳管好了!」這是我先生以前最常對我說的話。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先生和我歷經不斷的衝突、磨合、調適和修正,終於在隔了八年後的老三身上開花結果。孩子不再是一種累贅和負擔,而是甜蜜的包袱和祝福。是什麼原因,讓我可以有這麼大的轉變,不但能贏得丈夫和孩子的心,並且能樂在教養?

 

一、在愛裏合一、同心管教

    在還沒有孩子前,先生就是我生活的一切,即使再累對他都是有求必應,為他倒茶水、拿書報、為他按摩……,所有能滿足他的就儘量滿足。有了第一個孩子後,我將所有的精神和注意力從先生的身上完全轉移到孩子的身上。當先生要我幫他倒杯水或拿東西,我常常很生氣的對他說:「你是大人不會自己做嗎?你不會自己拿嗎?」我總認為他分明是找我麻煩!回家不幫忙照顧小孩也就算了,夜裡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可以喘口氣,他卻還得寸進尺要求做那件事,不依他還生氣,跟孩子爭什麼寵啊!

 

    孩子再大一點,很多時候我常常自作主張,跟孩子說:「媽媽我,說了算數!不用跟爸爸商量。」慢慢地,孩子習慣有事情只找媽媽商量,可以不用找爸爸就儘量不找。在管教孩子上也是,通常爸爸扮黑臉,我扮白臉。我很壞,甚至會在孩子面前說爸爸的不是。曾經有長達六年的時間先生在宜蘭教書,只有學校沒課時才回台北。

 

在孩子的眼中,每次爸爸回來就是說教。我覺得先生回來就要伺候他,很累。在教養上,我不但沒有和先生同心一體管教他們,還做拆毀的工作「對啊!每次爸爸回來媽媽的壓力也好大,爸爸不在我們多輕鬆啊!」有一陣子先生回來常對我說:「我覺得自己只是個賺錢的工具,孩子只要有媽媽就好了,你們根本都不需要我。」我真是個愚妄的婦人,有了孩子後,我不再將先生的情感和需要放在最優先的順序上,不再尊榮他對這個家的全心付出,導致夫妻關係失和,親子關係緊張。

 

    我決定重新回到起初的愛,學習敬重、順服我的先生,先滿足他的需要再關顧孩子的需要。以前先生下班回來總想和我談心,但老三總是會在當中作梗,這時候我就得放下先生不管而去陪小的,後來我想到洗澡時間是一個很棒的超完美「精心時刻」,女兒絕對不會將我俩拆散,那就是和先生一起洗澡。我一邊幫他刷背一邊可以和他談心,夫妻共浴愛河。真的從此後,女兒就知道爸爸媽媽洗澡時間不可以來敲門。這招很有效,建議有同樣困擾的人不妨試試看。

 

    在有關孩子的事情上,過去大多時候是我說了算數。現在,我都跟孩子說要等爸爸回來商量後再決定,除非爸爸讓媽媽自己決定。之前老三要我買兒童節禮物送她,我對他說:「我們等爸爸回來商量再說。」然後她對我說:「幹嘛還要問爸爸?你決定就好了啦!反正妳身上有錢啊!」我對她說:「因為家裡爸爸最大,爸爸才可以決定。即使媽媽也是一樣要和爸爸商量。」

 

    當我明白夫妻角色遠勝於父母角色,把注意力先放在滿足先生的需要時,發現能量不但會被創造出來,而且更加幫助我們夫妻彼此擁有更愉快的育兒經驗。

 

 二、天生我才必有用

    以前我常自以為專家,用盡所學的幼教知識在教育前面兩個大的孩子。我最喜歡透過各種評量表或書籍來對照他們的發展。比如說:幼兒氣質量表,看看他們是屬於易養育型?磨娘精型?還是慢吞吞型?還有那一套「你的0~7歲孩子」親職叢書,作者針對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賦予一個代名詞,比如:兩歲是連貓狗都嫌的年紀,當時我真認為我的孩子就是這樣。所以,把對他發脾氣和不耐煩的情緒,都視為理所當然的來安慰自己的不理性。

 

我花了很多錢給孩子買故事套書,積木、益智玩具,甚至花了十萬元分期付款買迪士尼英語教材,這一切都只是因為擔心害怕那聰明的小腦袋潛能沒被完全開發出來,萬一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那會讓我後悔一輩子。廣告說「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兒子四歲的時候,我要他學鋼琴他不要,我說那學小提琴,他說壓琴弦手指頭會痛,不要。我說不行,一定要選一樣,他選擇吹長笛。後來因為上了國中他覺得機會來了,以我們能接受的課業繁重為由不學了。

 

    市面上充斥著各類的教養書刊、工具書和CD,無所不用其極地透過誇大的標題、廣告詞─什麼潛能開發、全腦開發術、皮紋檢測、如何教出天才寶寶……,吸引著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媽去買來看,每個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如果發現自己孩子好像還不夠好,怎麼辦?沒關係!專家說:「三歲定終身」,我們還來得及趁三歲時送他進最好的幼稚園學習。

 

我曾任職於新店某高學費的雙語幼兒學校,我問那家庭收入不高的父母,為什麼捨得花這麼多錢把孩子送來這裡?他們告訴我:只這麼一個孩子無論如何一定要給他最好的環境,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也有位小班的家長跟我說:「我已經將我女兒未來的路規劃好了,現在學音樂、舞蹈,幼稚園畢業後上私立小學,然後私立女中,高中送她出國……。」我也常看到有些孩子是在睡眼惺忪中被叫起來的,問明原因後才知道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有才藝班要上,在那些孩子的臉上妳常看不到燦爛的笑容。我常想,大人偶爾加班都累的不得了,更何況每天都要「加班」的孩子呢?

 

    你知道你孩子的潛能是什麼嗎?如果你希望能完全利用某些測驗或評量,來斷定孩子的資質,或想透過某一套訓練來發掘、激發你孩子的潛能,我認為那真是一件危險的事。我認為,真正的潛能開發應該是建立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基本假設上:我相信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不同的恩賜和才幹。而要如何發掘或激發你孩子潛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給他滿滿的愛、足夠的安全感、耐心陪伴和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的觀察去發現你的孩子對什麼事物特別有興趣,然後給他持續不斷的鼓勵和讚美就可以了。

 

三、有效的管教原則

 

 1.堅定柔和的管教

    孩子在三至六歲時,父母所扮演的是權威和領導者的角色,此階段的教養目標是要訓練孩子能夠自我管理。要讓他服從你們夫妻的管教,接受你們的教誨,並逐漸培養自制的態度,以便能夠負責任地管理自己。

 

兒子小時候帶他出去之前明明約法三章,說好不可以買東西,但他那受得了誘惑,所以常常在公眾場合上演打媽媽的戲碼,邊打邊大聲哭鬧罵我說:「妳是壞媽媽,臭媽媽,我最討厭妳!」他萬萬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我這個媽竟然還可以老神在在,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我哪裡不在乎啊!只是我知道不可以妥協。所以碰到這種情況,我會讓自己先深呼吸,然後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說:「說好不可以買就是不可以!如果你還想哭,沒關係,媽媽時間多的是,我可以等你哭完再走。」孩子很識相,知道這招行不通後,就會乖乖聽話了。

 

    去年,我那滿二十歲生日的兒子送了ㄧ段令我感到非常安慰的話,他說:「媽媽!小時候我很討厭、生氣,你和爸爸對我的管教,但是現在,我要謝謝妳當初對我嚴格管制玩電腦的時間和對一些事情的堅持。我在宿舍同寢室的同學常常非常沒有節制的上網到清晨兩、三點才睡覺。有些時候他們會做一些我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常在想他們怎麼會這麼沒有分辨能力,盲從的跟著去做些蠢事。」

 

他也對著最小的妹妹說:「詠恩,現在爸爸媽媽管妳是一種幸福,你要珍惜!等到像哥哥這麼大離開家去唸書的時候,妳就知道了!」

 

    聖經上說:「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真的一點都不假。

 

2.不在情緒(怒氣)中管教

    這麼多年來,我深刻體會要能夠不在情緒中管教孩子,實在是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自己帶三個孩子的過程中,我也體悟到其實孩子只是壓垮我們情緒的最後那根稻草。假如今天早上先生對我說了些令我生氣難過的事,偏偏這時候孩子剛好不小心打翻了牛奶,那他可能就會很慘,被我臭罵一頓;如果早上先生出門前親吻了我,讓我感覺好得無比,那孩子得到的回報可能不是挨罵而是「寶貝,沒關係!來,我們一起把它擦一擦就好了。」

 

    我不斷學習儘量不讓自己在情緒中管教孩子,發現自己的氣快上來就告訴孩子現在先不要理我,然後馬上離開現場,深呼吸,調整自己的心情完後再回來面對。若真是控制不住發了脾氣,事後也一定會為自己當時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我們都不是完人,不要因此自責,同時也讓孩子理解並接納爸爸媽媽也是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

    

3.前後一致的管教

    前後一致的管教」我指的是對孩子所說的話、所作的承諾,一定要說做到。兒子三歲的時候,記得有一次答應要帶他去超市買東西,後來臨時就自己去了,回來不得了了,非得要我再帶他去一次不可。我問他還記不記得這件事,他說還記得。而且那時候我還生氣的對他說:「這樣你高興、滿意了嗎?」我問他那時候聽我這樣說他有說些什麼嗎?他說:「沒有啊!我看你那麼生氣所以就不敢再說什麼了。」我這個媽不但不認錯還惱羞成怒。建議大家如果沒有把握的承諾千萬不要隨便出口,否則,不論你現在有多忙都一定要對孩子信守承諾。

 

 

4.不與人比較

    以前婆婆非常不認同我對孩子的管教態度,總是說:「什麼愛的教育?跟孩子說那麼多道理幹什麼,不對就打啊!」她也常常拿親戚同年紀的孩子來跟我的孩子們比較,剛開始我覺得非常的不舒服和有壓力。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因為我是他們的母親,我也知道自己堅持的管教方式是什麼,所以當她又唸我的時候,我就跟他老人家說謝謝她的關心,不再多作解釋。

 

    不與人比較也包括手足間的比較,你們知道家中孩子較多的父母在教養上更是需要智慧去處理手足間爭競的問題。前陣子我家老二剛跟我說:「媽媽,每次我們全家出去,別人都會誇說哥哥長得又高又帥又會讀書,妹妹長得漂亮又可愛,連阿公和阿嬤也都是這樣說,都沒有人注意到我,我覺得自己好像隱形人。因為我沒有哥哥優秀也沒有妹妹聰明,你們都把最好的遺傳給他們都沒有給我。」

 

我告訴她說:「女兒,不會啊!你有一副好嗓子,還代表學校參加英文歌唱劇比賽,更有體貼父母的心,總是處處為家裡著想很愛這個家,更棒的是你的心態很健康,即使外人怎麼讚美哥哥和妹妹,你仍然還是很以他們為榮,甚至還拿了我們全家福照片驕傲的跟同學分享不是嗎?最重要的是在爸爸媽媽的眼中,你們都是最棒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拿他和別人比是件很不公平的事。

    

    去年的母親節,我分別收到孩子們寫給我的卡片,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唸老大的就好。他說:「Dear媽:第一張卡片當然是要先感謝您把我生下來啊!十個月懷孕的辛苦是我這輩子沒法體會的;感謝您多年來不厭其煩的糾正我的壞習慣,光刷完牙把牙刷放好,我記得就講了好幾年;自從我有印象以來,媽媽幾乎每天都例行的煮飯、洗衣、打掃,就算有工作時也是如此,真的為您的勤勞與體力感到佩服;感謝您在我小時候無論是發燒、嘔吐、尿床,都會半夜爬起來照顧我,不管是幾點;記得國中和高中有好長一段時間,您都會載我上下學,如果沒有媽媽載我,我搭車時消耗的體力與精神一定會加倍;感謝您在我出車禍後數次下來高雄陪我看診和處理後續。最後他寫說:媽媽三大罪狀:一、太過勤勞,二、菜太好吃,三、保養太好,故判定得終生受到子女孝順並時常探望,一家和樂一輩子不得異議。」

 

當下我眼淚直流,心裡喊說:主啊!謝謝祢!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過去一路辛苦的陪伴,現在一切都是值得。

你也許有興趣的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