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快樂的新手媽媽

文/ Amy

        聖經上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裝滿的人,便為有福。」(詩篇 127:3-5)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幾件讓新手媽媽關心的事情,希望能幫助各位媽媽在帶baby時能更輕省,更能享受和您baby在一起的時間。

 

I 享受單純的陪伴

        前不久我接到一位朋友的來電,她有個可愛的8個月大的女兒。她問我,「Amy,請問我應該陪我的女兒做甚麼?我平常只是陪她玩玩,推出去散步。我能夠做甚麼來更刺激、幫助她的成長學習?」

        過不久我又接到另一位朋友的來電問我,「Amy,你以前有用過點字卡或識字卡嗎? 有沒有效果?」現代的媽媽們各個都很用心,除了生養寶寶,照顧孩子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的需要,還要在”育”與”樂”上傷透腦筋,想辦法刺激baby腦部發育,提升智能與各方面技能,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不要迷惑於各樣的幼教訊息

        相信大部分媽咪們都逛過一些育兒相關資訊或購物網站。一進入首頁,各項五花八門的訊息就會跳出: 從各項有機商品、玩具、書籍、CD,到各種親子課程(我看過親子律動、感覺統合、幼兒美語、全腦開發,甚至有幼兒按摩親子課程)。如果不小心點入親子討論區,那就相當於入了盤絲洞,被各種討論黏住出不來了。甚麼「一歲寶寶可以上甚麼課?」「請問哪裡有寶寶藝術課程」「中英文教學圖卡免費索取」。逛完一圈會深深覺得好慚愧,自己怎麼會是這麼不用心努力的媽媽? 這樣子我的baby是不是比不上人家小孩?

        我以前也曾是一個很容易被各樣幼教訊息焦慮、也可能會令別人焦慮的媽媽。我曾帶著一歲不到的大女兒去上嬰兒游泳班和試上各種幼兒課程。在外面如果聽到別的媽媽們討論她們給baby吃甚麼、用甚麼、上甚麼課,我的耳朵就會不由自主的飛過去旁聽,然後回家後上網做功課、思考我是不是該試試。

        我的家裡有至少兩套幼兒英文教材、中英文識字卡、各類玩具積木、和數學邏輯教材。這些還不打緊,在她一歲多時我還曾設計一張『baby生活學習計畫表』: 我把我女兒的學習分成戶外活動/語文/數學邏輯/生活常規/繪本閱讀等等數項,然後我會每天記錄她在哪種領域下做了甚麼事…夠用心了吧? 我的心中有股隱藏的焦慮是: 「我做得夠了嗎? 」 「我是個稱職的全職媽媽嗎? 我還能給她甚麼? 」

 

專注與愛是對孩子最大的祝福

         但後來我漸漸的發現,$1000元的積木組沒有比10個養樂多空瓶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看識字卡有沒有效果我不知道,但整個過程無聊到讓我幾天後就放棄了。帶baby去上一個40分鐘的課程,但來回路程加起來一個早上就在外頭舟車勞頓,弄得baby和我人仰馬翻、當天的作息大亂。我的期望與努力不見得對我孩子的成長學習有甚麼明顯的幫助,但卻的確大大地影響了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應有的安穩與喜樂。

        全職媽媽能在家陪伴孩子、單單地把注意力與關愛聚焦在孩子身上,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祝福。在餵奶時全心地注視你的baby、對他微笑、輕聲說話或唱歌;把baby抱在腿上,念故事書給他聽,用你的聲調高低或身體動作吸引他的注意力;洗澡的時候唱歌給孩子聽,告訴他你正在幫他洗身體的哪個部位;花時間推baby出去散步,一起探索神所創造的大自然;或僅僅是單純的觸摸孩子,輕輕地搔癢與按摩,享受只有你們兩個人的親密獨處。

        你的孩子可能在兩、三年後就會進入學校與團體生活,他有終其一生的時間去擴展智能與各項技能,他的心與眼界會不斷地渴望更多、追求更多。唯有現在,在他的零到三歲之間,你是你的孩子的世界,單單有你的陪伴與關愛就能夠滿足他一切的需要。

        所以各位媽咪們,請不要為”如何給我的孩子更多”而焦慮。把握時間與機會享受,enjoy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圖卡、玩具、課程可能會刺激你的baby或豐富你的育兒生活,但是對baby而言,這些都沒有媽媽十分鐘單單專心的注視、擁吻他、並對他說”I love you”來得重要。

 

II 接納自己的有限與孩子的不成熟

        我們家的姊姊在兩歲多時有嚴重的便秘與排便問題。起因應該是要訓練她不包尿布便便。她已經早就會不包尿布尿尿,但一直拒絕在馬桶上排便。不願意所以就忍住不便,兩、三天後就成便秘,想便也便不出來。第五天我就得帶她去看小兒科(不知道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希望沒有、而且以後也不會碰到)。醫生拿浣腸劑注入她的肛門,忍住至少三分鐘後才能帶去坐馬桶。各位有灌過腸嗎? 那種要忍住便意、後來又拉瀉肚子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更何況是對一個兩歲小孩。所以你就會聽到整座兒科診所充滿小孩尖叫、哭鬧的回音,護士一連來看了三次問我「她還好嗎?」

 

孩子抗拒排便的心理障礙

         等解決完後回家,她就更排斥蹲馬桶了,連我叫她去尿尿有時還會哭鬧抗議。我試過各種食療偏方: 喝黑棗汁、蘋果鳳梨汁、吃紅龍果、多運動喝水吃青菜。還是不便!這已經不是生理而是心理問題了: 她就是不要大便,no matter where!! 等到這種便秘/灌腸的循環過了三次以後,我的神經已經緊繃到最高點,我忍不住每天問她好幾次「要不要去坐馬桶?」我想即使我不問,她從我的臉上都可以看到一個牌子寫『去便便』三個字。 (各位媽媽請注意這是錯的: 不要強迫,會更增加幼兒的心理壓力!!)

 

          我好生氣: “明明就是這麼容易的事,便一下不就好了,用力五秒清潔溜溜!”我完全無法接納孩子的不成熟: she just cannot do it!到第五天我眼看又得跑醫院了,趁她看似有便意、我好不容易說好說歹、把她弄上馬桶,她還是死命不便! 我終於受不了爆發了: 我用力拍打一下浴室地板,用我三倍平常音量、高八度的聲音對她大叫,數落她在這一件事上的不是…..

 

承認、接納自己的有限與不完全

        知道我的人(我小組裡的姊妹)都清楚,我是以”溫柔、情緒安穩”著名。最厲害的是在那天之前,即便我生養了兩個孩子(那時妹妹三到四個月吧),我從不、從來沒有對我的孩子大聲吼叫,從來沒有。然而就在那天,當我的大女兒有嚴重抗拒排便的心理障礙時,我爆發了,我對我兩歲的女兒大吼。叫完後我立刻後悔了,我的心整個被嚴重、沉重的罪惡感淹沒: 我怎麼可以這樣? 她幼小的心靈已經被我毀了! 她不再相信我、愛我了! 那一天我在面對體力與耐心的極限下,我無法接納孩子對排便的恐懼,而發洩之後我又充滿了懊悔與自責。

        我相信每個媽媽都曾面對類似的場景: 我們都深愛我們的孩子,所以當我們在情緒失控下而做出傷害孩子的舉動時,那種挫折與沮喪會壓得媽媽喘不過氣來,甚至會使我們覺得”我失敗了,我不配做一個母親!” 魔鬼撒旦希望我們灰心、自覺失敗、失去信心,甚至讓基督徒遠離神。但聖經上說,我們所信靠的神卻不責備我們,祂要我們承認、接納自己的有限與不完全。上帝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祂要我們饒恕自己,並靠著祂所賜予的能力,以便在下回可以得勝。

 

我的價值不在於孩子的表現

         一個媽媽若是能夠接納自己的有限與孩子的不成熟,她就較能夠正視自己壓力的來源,並正確的疏導壓力,遠離怒氣。在生孩子之前我是一個成功的金融市場計量分析師。孩子出生後我選擇做一個全職媽媽。而我的父母不太能接受我的決定,總是有意無意在言談中鼓勵、甚至是push,催促我重回職場。我很愛我的父母,因著他們對我的期望我一心想要在”作全職媽媽”上力求表現,也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證明我的選擇是值得的。意及教養出兩位聰明可人、謙恭有禮、品學兼優的一百分小孩。

        因此我非常在乎孩子在我父母面前的表現。有幾次,孩子們因為較專注在玩她們的遊戲、而沒有”好好、專心地和阿公阿嬤講電話”,我非常生氣(這次我沒有拍案叫罵,但我仍是義正嚴詞地數落她們一頓)。事後神光照我、提醒我: ”我在基督理是獨特的無價之寶”,而且”神給我最尊貴的身分是成為神的兒女,基督的門徒,妻子,和母親” (學園婦女事工的十大信念之其中兩項)。我不需要討別人的歡心,我不需要在父母面前證明”我是個完美的全職媽媽帶著兩個完美的乖小孩”。事實上我的確不完美,我要接納這一點。這樣的反省使我在父母與孩子面前更輕鬆快樂。

        我們已經談過媽媽的陪伴對孩子是最重要的,以及媽媽要能接納自己與孩子。現在我們來談談如何能快樂的養。秘訣就在於要為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III 為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規律可預期的生活作息為寶寶提供且維持一個穩定的外在環境,這樣的環境可以幫助寶寶的新陳代謝系統穩定,使寶寶的身體可以平衡的運作。穩定規律也帶給寶寶安全感,進而使寶寶情緒較穩定。因著這樣的信念,我在兩個女兒從醫院抱回來後,就為她們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父母引導式的餵奶

        首先是要使餵奶的時間穩定下來,也就是採取父母引導式的餵奶,而不是寶寶哭了就餵。我的大女兒因為不太吸母奶,兩個月後採取全配方奶,所以她的餵奶週期很快就規律下來(基本上每四個小時餵一次)。而我的小女兒是親餵母奶,母奶較易消化,所以對新生兒而言大概每三小時要餵一次。餵奶時我會非常努力保持baby清醒(揉耳朵、搔腳、甚至用冷毛巾擦她),確定她兩邊都吸且吃飽了(若她睡著了沒吃飽,一定撐不到三小時後下一次的餵奶)。

        若寶寶在餵奶時間未到時就哭鬧(可能只距上次餵奶時間不到兩小時),我會先觀察而不急著餵奶: 是尿布該換了嗎? 還是累了想睡覺? 若她一切O.K.我會努力陪她至少撐到距離上次餵奶有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再餵奶。另一方面,若baby睡著了且已經超過距離上次餵奶時間三小時,我會把她叫起來喝奶。

 

固定清醒與睡眠時間

        媽媽一開始的確較為辛苦,要去判斷、拿捏baby的奶量與吸允時間(尤其是餵母奶不確定他吸了多少)。但是以我的經驗和觀察來看,孩子大概1-2週後餵奶時間就會規律下來。而當baby喝奶規律後,他的清醒遊戲時間與睡眠時間也會隨之穩定下來。我的兩個女兒都是4-5週大就能睡過夜(意及,從晚上10點睡到早上5、6點左右。而三個月大後更能晚上連續睡眠長達10-11小時),連喝母奶的妹妹也是喔! 規律的餵食與生活作息能使baby早日睡過夜。有長時間且深沉安穩的睡眠大大地幫助baby成長健康、代謝穩定。當然也有助於媽咪們有充足的休息、情緒安穩。

 

        寶寶規律且可預期的生活作息也使媽媽生活變得較可預測,更有把握,讓媽媽在帶孩子時更有信心。規律作息也使餵母奶的媽媽消化與睡眠循環穩定,使餵母奶更易成功且輕鬆。當寶寶有情緒哭鬧的時候,媽媽較能夠了解判斷寶寶為什麼哭,然後再採取行動,而不是立即的安慰甚至餵奶。

 

         我記得當我的大女兒在五個月大時有天下午睡到一半突然醒來而且不肯再睡,這對她來說不太尋常,我知道她之前已吃飽了,尿布是乾淨的,現在該睡的時候卻不睡,我覺得她可能生病了。果然後來醫生判斷是喉嚨發炎。因為我的女兒規律作息,一旦她有特殊狀況時我不用去猜是不是她餓了? 不想睡? 還是在鬧脾氣? 我能較有信心並有效的採取行動,這使我在帶孩子時較不焦慮、更輕省。

 

穩固夫妻關係,不忽略配偶 

        孩子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助於穩固我們的婚姻關係。孩子出生後,夫妻很自然的會把注意力從對方轉移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做妻子的,孩子餓了要喝奶、尿布濕了要換、哭了要哄,一刻都不能等。而先生反正是成年人了、自己會照顧自己、等一等無妨、為孩子的緣故他應該會諒解的。身邊的親朋好友十有八九,在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需要分房睡(寶寶需要人陪著睡,而往往陪睡的那一方一睡著,就爬不起來了)。試想,如此行減少了多少夫妻獨處、交通的時間? 父母經常忽略了他們對彼此的需求與愛,而專注在孩子的需求與成長。出發點是好的,為了要把孩子養育好,但這卻是夫妻與家庭關係開始疏離破裂的第一步。

 

        先生職場工作中的壓力、加上妻子養兒育女所累積的疲憊與挫折,在缺少獨處溝通的婚姻關係中會使爭端一觸即發。孩子們是敏感的,他們像雷達一樣、可以感應出父母之間的衝突。前不久我遇到一位帶著孫女上舞蹈班的奶奶,她告訴我她的兒子和媳婦婚姻出了問題,兒子怪妻子生了小孩後甚麼都不幫他做,媳婦怪兒子不成熟、當爸爸了還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兩人一吵起架來、三歲的孩子就會拉著奶奶的手說要離家去找爺爺。父母的關係若出了問題,會造成孩子極大的不安全感。

 

夫妻相愛帶給孩子安全感 

        從另一方面來說,孩子的安全感會建立於他所觀察到的父母之間的關係,當孩子看到父母彼此相愛,他在這個家庭環境中的氣氛是和諧、充滿愛的,他就較有安全感。親密的夫妻關係加上有安全感的孩子,會使你在照顧孩子時覺得快樂輕省。我的兩個孩子從出生後就是自己入睡不需要我陪,所以孩子們一上床、我把門一關、我就算是”下班了”,接下來就是我和我先生的雙人晚餐和親密時間。

 

        在她們很小的時候我的確需要花較多時間和體力照顧她們,但是因為她們的作息規律,我較能事先計畫安排,把握任何一刻與我先生單獨相處的機會。譬如說周末下午孩子午睡時我喜歡和先生一起窩在床上,看書看電視或做任何愛做的事。我們相處的時間可能沒有以前多,但是我心態上知道不能冷落了先生,也能在安排孩子跟我的作息時盡量配合他。我的孩子兩歲左右如果你問她們「爸爸叫什麼名字?」她們會告訴你「親愛的!」。

 

        我常常在孩子面前尊榮爸爸,譬如說晚餐中的某樣菜要多留給爸爸因為爸爸愛吃,或是爸爸決定明天周末我們要去哪裡。我的孩子們知道”爸爸最愛媽媽,媽媽也最愛爸爸”。我相信我先生和我之間的親密關係使整個家庭和諧安穩,而這樣的安穩給我力量與信心能帶好我的孩子,也使我的孩子很有安全感。請各位媽咪們記得: 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穩固的婚姻關係才是。

 

IV 有效地管教孩子

         當baby進入5、6個月大,開始會吃副食品,漸漸的會坐、會爬,更有行動能力 後,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更可愛、但也更麻煩了! 寶寶們是無法溝通講理、卻又行動力十足的。他們不懂得是非對錯,乃是以具體的行動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時父母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效地引導、訓練孩子有正確的行為,直到他明白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

 

有效地引導、訓練孩子 

        例如: 一個8 個月的baby不能了解為什麼不能把食物丟在地上,但是我們仍是需要教導、訓練他不能把食物丟在地上。有些媽媽可能會質疑,「這樣阻止孩子玩食物、丟在地上,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不會的。你不會因為阻止他玩食物而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因為把食物丟在地上並不是一個創意之舉,而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因為創造力必須是有建設性的,而非破壞性的。

 

相反的,你在訓練他有正確的行為,並從其中學習專注與自我控制。對於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從一開始就訓練孩子有正確的行為,而不是忽略、容忍直到我們已經受不了了。舉這個吃飯時玩食物的例子來說: 當孩子剛開始在用餐時間玩食物時,我們可能覺得無傷大雅,看起來滿有趣的嘛! 孩子正在探索他的食物。等到他越玩越起勁、甚至把食物沾滿了椅子、在身上抹來抹去、丟到地上(我想很少有媽媽會覺得這是件有趣的事情了),我們就會覺得受不了了,然後再來出聲制止。然而重新糾正你曾經允許孩子做的事,對孩子而言,順從會更加的困難(他已經發現『自由』是這麼的好玩!)。

 

一開始就要主動引導、即時糾正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我指三歲之後,當他可能已不需要高腳餐椅,而且會自己進食)會好好的坐在椅子上吃完一餐,不會扭來扭去、邊吃邊玩、甚至離開座位,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訓練呢? 對幼兒我們從一開始就要主動引導、即時糾正,奠定他正確的行為模式。這比等到孩子大了、懂事了再矯正錯誤行為,要來得輕省容易多了。

 

         舉個訓練幼兒坐餐椅用餐的例子來說,原本乖乖坐餐椅的baby到一定的時候都會試圖從餐椅中爬出來,投奔自由。我家的小孩也不例外。而我決定要教導她們好好坐著吃完一餐、不能中途離席。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她們試圖掙脫安全扣環從椅子上爬出來時,我就走過去,把孩子按回座位,溫柔但堅定地告訴她們「站起來很危險,要乖乖坐好吃飯」。第二次孩子又站起來,我再一次把她按回去,這一次我告訴孩子「要乖乖坐好吃飯,站起來很危險會跌倒。如果你再站起來,媽媽會用愛的小手打你一下」。第三次孩子又站起來,我就立即糾正切實執行,拿起愛的小手打她一下(不是輕輕的,而是有感覺會讓孩子覺得痛)。孩子一定會哭、抗議,但我再溫柔、堅定地告訴她「媽媽很愛你所以要教你。要乖乖坐著吃飯,從椅子上站起來很危險、會跌倒;如果你又站起來,媽媽會再用愛的小手打你一下」。

 

溫柔堅定地執行

        我的態度不是生氣,而是堅定地教導孩子該如何行,並且明確地告知不遵守的結果,之後要說到做到、切實有效執行。如果我們堅守原則、即時糾正,孩子就學得很快,他們很快地就學會什麼是正確的、好的行為。而我的有效執行(無論是正面獎賞或負面處罰)也使我的孩子知道媽媽是認真的,說到做到,媽媽愛你所以要教你。

 

        老實說我們家的愛的小手使用頻率不高,我絕對不隨便拿出愛的小手揮舞、恐嚇;而是我一旦陳明因果與糾正方式時就會執行。健全有效的管教需要原則、行動、鼓勵、與糾正。對幼兒來說,鼓勵的一面包含肯定、讚美、和獎勵。例如,告訴孩子「你好棒,會好好的坐在餐椅上吃完飯」,或是擁抱孩子、kiss他一下。而糾正的一面包含口頭譴責、孤立限制(例如將孩子放在遊戲床上且遠離玩具)、失去權利(失去心愛的玩具)、或捏手、用愛的小手。有效管教孩子的秘訣在於媽媽要能主動引導、即時糾正、說到做到,管教就能輕省有效。

 

         我曾經是個要求完美、容易焦慮沮喪的新手媽媽,我在育兒的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無意中傷害了我的孩子。但是感謝我們的神,因著祂的恩典、保守、與所賜的智慧,使我每一天都學習跟著孩子們一起成長,也使我現在能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如何能樂在教養。

 

輕鬆享受孩子成長過程

         記得我先前分享我的大女兒曾經有過嚴重的排便問題嗎? 兩個禮拜後她學會在馬桶上便便,而且她現在腸胃健康、每天規律且主動的去便便。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很有安全感,情緒穩定的孩子,她沒有因為我在那一天的情緒失控而毀了她幼小的心靈。在此我也要安慰各位媽咪,孩子每一天都在變、都在成長,今天弄得你快抓狂的原因可能一個月後就解決了。Baby這幾天厭奶或食慾不正,可能幾天後就胃口大開。你真的不用太緊張!

 

        而我在面對、處理大女兒如廁訓練的經驗使我在教導老二時輕而易舉、輕鬆快樂。我的老二很可愛好笑,她每天便便完畢後,會非常正經、努力的研究她的排泄物,然後她會一板正經地發表研究心得,「噢! 今天我便出一個大巨人」或「哇! 媽媽妳看,是大人帶小孩耶!」然後她的笑聲會吸引姐姐甚至爸爸跑來,我們一家會圍在馬桶旁邊,欣賞妹妹努力的成果。你能想像這個畫面嗎? 這真的是我的快樂: 在每一天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學習以她們的身高、眼界看這個世界。這其中一定有低潮沮喪、信心搖動的時刻,我仍需要不斷地學習。

 

         聖經上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5)每當我思想這節經文,神不斥責我的過犯,而是應許要加添智慧給我時,我的心中就能平靜安穩;在教養孩子時,也能更有信心與盼望。願神祝福我們每一位媽咪,享受與你的孩子相處的時間,樂在教養!

你也許有興趣的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