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求經濟效益的時代中,「雙薪家庭」是普遍的社會現象,想成為全職媽媽需要非常大的勇氣與耐心。旻希,曾經歷失落、充滿無力感,在經由學園婦女小組的鼓勵及基督信仰的追求之後,現在的她充滿美麗與自信。
旻希有位愛家、愛孩子的丈夫,及兩個可愛的孩子,但長時間投入家庭,有時會因為與孩子互動不良而出現沮喪、憤怒的情緒。有陣子,旻希發現孩子很沒耐心,作事丟三落四;孩子在外面的時候都很乖巧,不易顯現出憤怒的情緒,但一回到家會立即發洩…,經過仔細思考,旻希才發現孩子的表現正是自己的寫照。因為她在外人緣極好、行事合宜,可是在家卻對孩子沒耐心,孩子因此感染到她的生活態度。孩子的行為或反應,通常就是父母本身的問題。這個發現促使她參加成長課程,不斷反省改進。
旻希的成長
旻希每逢週一參加學園傳道會婦女小組聚會,會後她總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已改變、要對孩子有耐心,因此週一對旻希的孩子來說是愉快的。但人都有軟弱,旻希有時還是受不了孩子不順從她的想法而發脾氣,但她開始學習要求自己,不斷禱告、請求上帝賜下智慧。
在一次聚會中,有位媽媽提及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分享聖經加拉太書六章8節的經文:「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旻希一聽才恍然大悟,回家跪在沙發上痛哭,認真的向上帝悔改。旻希發現,成人常情緒化的指責孩子,卻忽略了恣意的發洩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在外形象良好、和善的人,對親人卻是相當嚴格,旻希瞭解到孩子出現的叛逆行為,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她決定改變自己、更新自己的內在。
可愛的媽媽及太太又回來了!
自從旻希參加學園婦女小組之後,孩子感受到媽媽愈來愈有耐心了!過去孩子練琴時,旻希聽到孩子七零八落的琴聲,簡直要崩潰,對孩子不安份的練琴態度總是感到憤怒,還必須離開家裡才能平靜心情,但現在旻希懂得欣賞孩子的琴聲,即使是孩子自己亂編的曲子,也能以欣賞的角度去接受,有時還覺得孩子是個天才呢!
默默支持的丈夫
旻希常與先生討論和孩子之間的不愉快,過去她生氣地敘述事情,丈夫不但耐心地傾聽,一些在旻希眼裡頭痛的行為,到了丈夫眼中竟是充滿創意的可愛舉動。她發現丈夫和自己有著不同的看法,更從丈夫身上學到了不少功課。
學習自我成長之後,旻希從操控型的媽媽轉變成尊重型的媽媽。過去,每天早晨有如戰場,她經常怕孩子遲到而頻頻催孩子吃早餐,不但先生受不了,孩子仍然慢吞吞的。現在,旻希改變方式,準備好早餐就出門散步,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孩子也十分乖巧的作好每件事,丈夫更是每天神清氣爽的出門上班。
美好的家庭關係就從信仰出發
旻希的故事也許就是你我的故事,以下提出三點供大家作參考:
1、勿論斷:許多人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道理,經常對最親的家人說出論斷之語。聖經說論斷人的,自己所行的卻和別人一樣。在某方面批評論斷人,通常也反映出自己軟弱的一面;我們受不了別人批評論斷我們,但卻不饒恕他人,心中充滿了惱怒,這經常是出現人際關係衝突的主要原因。「改變自己、向神悔改」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孩子發生的問題,通常也發生在自己身上,父母應懂得自我成長及改變,往往父母改變了,孩子的問題也解決了。
2、學習欣賞家人:要懂得欣賞過去看不太順眼的地方,成長中孩子有許多特別的行為,若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就能看到他的獨特與寶貴。例如:孩子若不按規矩練琴,與其一味的責備他,不如鼓勵他創作自己的音樂,很可能他在他的創意中得到肯定後,會更享受音樂,這遠比重複練習固定的一首曲子來的重要。
3、與配偶彼此互補:配偶是自己最好的生活導師,上帝將我們配合在一起,是要我們同心合意,彼此互補。有時夫妻對教養子女看法不一致,並非不好,而是其中有上帝的美意,要透過配偶來平衡我們的作法。「溝通、包容、與愛」是夫妻彼此互補的必要元素。
全職媽媽的身份是一個女人最有價值的投資,旻希願意花時間學習上帝的話語,透過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自我成長、改變自己,因而成為家人極大的祝福。您也可以過著豐盛、有意義的生活,鼓勵媽媽們參加合於聖經教導的各種成長團體,接觸人群,在生活中有歡笑,更有從神而來的智慧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