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媽媽 ( 淑櫻)

一次清明節前夕,我載兒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兒子突然開口說:「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回去掃墓,我問過同學,他們沒有一個人像我們家這麼常回去看阿公阿嬤的。他們的爸媽都叫他們不用去掃墓,留在家裏看書就好。就只有我們家,真的太扯了!」

我平靜的回答兒子說:「兒子啊,如果你問我意見,我會告訴你要回去,因為清明掃墓一年只有這麼一次,這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就好比說即使媽媽現在已經是基督徒,我也不可以用這個當作藉口不回去一樣。」

「但是我現在情況特殊,剩下讀書時間不多,而且一放完假就要考最後一次指定考科模擬考,我根本讀不完的!你可不可以跟爸爸和阿公說我不要回去啦!」「媽媽了解你現在處境的心情,也許我們可以有一些變通的辦法,比如說當天我們可以早一點回宜蘭掃墓,然後你下午或晚上自己先搭車回台北,這也是個方法啊!」

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我繼續鼓勵兒子說:「你已經是成人了,媽媽相信你可以自己處理,試著把自己的顧慮和想法真誠地表達出來,先和爸爸商量看看,也許爸爸會很生氣,也有可能因體諒而支持你也說不定啊!但重點是你都要學習去面對、應對及處理別人對你的情緒反應,這對你是很寶貴的。」

晚餐後,當我在廚房忙著清洗碗筷時,兒子就走到廚房來告訴我說:「我和爸爸商量過了,我也打電話給阿公,阿公不在家,是阿嬤接的,她說如果當天來回那太趕了,而且又要考試,所以就叫我不用回去了。」我趁勢鼓勵他說:「兒子你看吧!你是可以自己處理的,而且處理的真好,大家不但都能體恤你,而且你也不會讓自己覺得有罪惡感。你真是太棒了!」他臉上充滿笑容和自信的回房間去了。

未信主前,孩子只要說不想去,我也覺得不重要,就會自作主張答應他們說「好!那就不要去。」然後告訴先生說孩子「不用去」,先生就會非常生氣,接著我們倆個人就互相不高興。

學習尊重先生的決定
信主後,孩子若說不想去,我會說「媽媽可以答應你們不用去,我去幫你們問爸爸。」先生問我:「那妳怎麼跟孩子們說?」我說:「我是答應他們可以不用去啦!」「那妳還要問我幹嘛?難道要我當壞人嗎?」結果是一個不高興,一個覺得自己很委屈。

加入學園的婦女小組後,同樣的情況,我會給孩子們我的想法,但不下結論,甚至也不先跟先生通風報信有關孩子的請求,讓他們自己去和父親商量,「爸爸怎麼說,就怎麼決定。」如此行後,我發現真是好處多多,孩子們除了從中學習到對自己負責任(不再是媽媽的責任),勇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外,更拉近了和爸爸之間的關係。

你也許有興趣的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