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第一 — 給孩子一把成功的鑰匙

文/怡君  

      數個月前才剛去世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他的成就非凡、眾所周知,他過逝的消息很快就成為全球頭版新聞。賈伯斯雖已死去,但人們仍然捨不得他,且深深地紀念著他所留下來的貢獻,因為他開啟了電腦與通訊、媒體、藝術、生活等巧妙結合的高科技扉頁,甚至他的管理風格也都留給這個世界一個獨特的風範。因此,從有關賈伯斯的報導,我看到人們的憂慮,他們始終悲嘆著這世上很難再有一個這麼成功的人出現了。於是,媒體報導悲傷地寫著「沒有賈伯斯的日子,怎麼辦?」試想,我們是不是也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要有賈伯斯這樣的成就才叫成功?

 

成功的定義

      然而,聖經的觀點卻不是這樣!聖經對個人成功的定義是–「達成神在個人生命中的計劃」聖經希伯來書十二章第1節描述神的觀點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這段話意思是:「人人都有成功的潛力,成功不是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的權利」。這段聖經還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要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

 

      今年九月因為婆婆開刀行動不便、加上公公年老我們一家五口願意學習捨己服事長輩,於是把公婆接來同住,以方便照料他們的食衣住行。我們相信做在公婆需要上,就是做在主耶穌身上。然而相處一個月之後,卻因價值觀的差異、作息的互相干擾、婆婆的情緒不穩定成了我們的重擔。

 

      我發現自己內心黑暗的一面,因為每天都注意到她不可愛的地方,而很難接納她,內心常常有掙扎和論斷,例如:「都當奶奶了,為什麼還任性不吃早餐?」若我想要過得勝的生活,不想留苦毒、惱恨在心中,我就必須隨時儆醒禱告,將一切我辦不到的重擔交託給主,我也需要常常認罪、悔改、讓聖靈充滿與管理我。除此之外,當我時常想起學園姊妹們的生命見證,心裡的力量就剛強起來,以致我沒有陷入負面情緒污泥中一蹶不振,且可以繼續前進、接受主給我的環境、完成主對我生命的計劃,這樣便是「成功」。同樣地,我們的孩子也具備人生成功的潛力,身為母親的妳我,在生活中活出好榜樣、成為好見證,在孩子身旁鼓勵著他們,都是幫助他們邁向成功的關鍵。

 

成功的鑰匙

        在談如何幫助孩子邁向成功之前,請你先思考以下兩個問題:「誰是影響我最深的人?」及「我敬佩他的原因是甚麼?」通常影響我們最深的人,並不是因為敬佩他的地位、成就、能力、財富、美貌、才華、成績、學歷,而在乎他的為人處事、品格態度、人生觀、與正確價值觀,例如「他總是任勞任怨地付出並且不求回報」、「她接納我的過錯,不管我怎樣都還愛我」、「我的媽媽很有耐心陪我成長」。

 

      我們養育孩子,就是要從他們小時候,將以上這些我們所敬佩的好品格刻畫在孩子心中,父母不在他們身旁的時候,他們依然可以產生這些良好的品格與正確的決定,才能使他們一生受益,達成神在他們生命中的目標。今天我們把這些叫做「通往成功的鑰匙」!

 

錯誤的鑰匙

      有些鑰匙看起來很吸引人,使我們不禁想要緊緊握住它,但使用了以後,為孩子開啟的不是成功之路,反而是毀滅之路。這怎麼說呢?

 

      大家還記得兩年多前2009年8月8日那場重創台灣的大水災嗎?台東知本溪畔有一棟外表漂亮、建材高級的大飯店(叫做金帥大飯店),在八八大水沖刷之下,整棟建築物如同積木般地應聲倒塌。災後研究人員檢討,問題根源就是因為台灣的飯店業者,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建築物的外貌是否夠美觀、高級、新潮,因而在「看得見的外觀上」不斷競爭,卻忽略了「看不見的地方」,也就是建築物的地基是不是挖得夠深、及根基蓋得是否夠堅固,以致於大水來了,那只重外表的建築物根本就經不起考驗,不僅立刻就倒、還倒得很徹底。

 

      這個教訓應用在教養孩子方面,為人父母親的我們,很容易受社會價值觀影響,也是將注意力放在表面。我們來想想有哪些「表面的事物」會攫取我們這些父母的目光呢?例如:成績要好、要上好學校,若是親戚朋友、弟兄姊妹中有乖巧自動讀書的孩子,考上建中或北一女、台大或醫學系,肯定會讓很多人羨慕他們。「表面的價值」還包括才藝,學鋼琴、畫畫、舞蹈、運動…等等十八般武藝,好像認為才華、能力出眾,這樣將來才比較好生存、具備競爭力。父母親往往四處打聽、絞盡腦汁、還疲於奔命接送孩子往返各補習班與才藝教室,孩子也從早到晚忙碌不堪、體力不支、情緒不佳地學習。

 

      其實,我們不是強調不要這些好成績、才華,也不是不要補習、叫孩子不用讀書,而是「與父母、與神有好關係、有正確價值觀、有良好品格,比才華、好成績,這些表面的事物–甚至將來工作的高薪還更重要、更優先」。成績、才華這些都像建築物表面的華麗裝潢,不是生命的根基,是無法通過考驗、是很危險的!

 

「願意陪伴孩子」

          身為母親的我們,首先要「願意陪伴孩子」,因為只有從生活中的相處,才能適時與即時引導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

 

      我一位大學的同學、同時也是當年結伴一起去美國讀研究所的好友,回到台北的護理系任教,與我過去服務的教學醫院接觸過後,有天問我:「君,妳為什麼離職?難道妳不知道如果妳繼續留著,妳現在就是那家醫院護理部的主任!」我的心像做心電圖一樣跳了幾下,但是很快就平靜了,這代表我對「身為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所能擁有的地位與權力,以及大家會對我恭敬態度…等等」這些世俗價值觀的渴望已經不感興趣!

 

      過去在我上班擔任醫院護理督導時,我羨慕教會那群全職媽媽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但她們好像並不羨慕我。我的先生常常肩膀背一個小孩、手裡牽一個小孩到教會,而我可能還在「安寧照顧全國宣導」的會場上…,那時期我是煎熬的,每天清早要偷跑,否則早起的大兒子一定哭鬧著不讓我上班,若是他早醒,我常常就得費一番功夫才能成功出門,也常常惹來遲到的風險,使得我只好搭台北總院救護車飛奔淡水院區趕上班。這樣工作和家庭的拉扯,使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再有意義的「安寧照顧臨床推廣」工作,我都必須放手、回到孩子身邊,滿足他們的需要、多去了解他們,才是正確的選擇!

 

      多年來事實證明,我從工作職場辭職回家親自帶孩子是對的,能有較長的時間與孩子接觸,聽他們放學回家時搶著跟我說這一天的事,我不僅能夠抓住機會給予他們安慰、提醒與肯定,更為他們形塑出牢不可破的正確價值觀,光是這點所帶來的滿足感,早已遠遠勝過我們在外工作一切的意義、金錢、成就與地位了。

 

      我的大兒子今年18歲,他最近曾對我說:「以前覺得媽媽好像賓拉登,因為媽媽堅持男女關係要聖潔,叫我們等到預備好自己要結婚了才能和異性交往,這和絕大多數的人不同,實在太過偏激,簡直可以用賓拉登來形容。雖然從小接受媽媽這樣保守的教導,但心中還是存疑,直到高中時期研究了一些後現代主義的看法後,才察覺到現今的教育處處充塞後現代主義,經過一番仔細思考,才發現後現代主義講得並沒有邏輯根據,而且更深了解到從小媽媽所教的價值觀,才是最高利益、對孩子最棒的保護,因此決定放棄後現代主義思潮!他還警覺到,若不是從小到大,在家庭與教會中一再地聽到男女聖潔關係的教導,長大後恐怕很難放棄後現代主義,甚至也不容易接受基督。」當然在他眼中,媽媽不再是偏激的賓拉登,而是為他留下勇敢堅持真理風範的英雄!

 

      此外,我17歲的女兒很喜歡跟我分享說:「同學們常會覺得某個男生正在追我,若放棄豈不是太可惜,反正有人愛就接受吧!她們有的人煩惱著父母關係不好,自己和父母之間也常處在誤會與張力中,一天根本談不上幾句話,真的很少父母會像你們這樣教導堅持男女關係的聖潔。他們甚至無法從父母感受到愛,但他們渴望得到愛,卻沒有人可以告訴她們–心中渴求的那份愛,唯有耶穌才能滿足!」我的女兒還說:「無論自己的表現如何,她知道她已經從神那裡擁有尊貴價值了!現在堅持男女關係聖潔,將來讓爸爸牽著自己的手,交給一位成熟並有相同使命、忠心跟隨耶穌的男子,進入婚姻,是多麼浪漫的事!」

 

      也因為全職在家,我每年暑假可以帶孩子參加學園大學生的短期福音隊,到鄉下各地的教會,體會人們對基督信仰的需要,實際操練傳福音,那期間孩子們和大學生住一兩個星期,更是感染到他們愛主愛人的心,因為看見大哥哥、大姊姊雖然都不是從小就信主的,但卻能擁有敬虔的生命,就觸動他們悔改。如今,小兒子每年都要參加短宣,他已經慢慢可以自行與大學生一起過短宣生活了。他還從這樣的團體生活中悟出一些道理,跟我分享,以印證他的看法,升國二的他說:「其實還是等自己成為預備好的人再談戀愛,其實大學畢業後、工作以後、到了適婚年齡時,再談戀愛比較好!」

 

      我們也要小心,雖然全職在家,但也有可能沒有真正陪伴孩子,而只顧自己的事!以前,當老大、老二都還年幼時,老公除了白天工作以外,晚上與假日都還要讀書,為了考精算師執照。當爸爸努力k書,媽媽忙著剛出生的小弟,兩個幼兒就無聊地在旁不斷煩人。所幸,老公靈機一動,先把書本放下,陪完他們再讀吧!於是要他們兄妹兩人先去洗澡(本來都叫不動他們),然後只穿小內褲,為了不弄髒衣服,和爸爸一起做cheese cake,讓他們把硬硬一大塊冰的cream cheese揑到泥泥的。兩兄妹很賣力的邊玩邊做,最後又能品嚐好吃的成果,到學校都還很興奮、告訴老師和同學:我爸爸教我們做蛋糕,那時期的家長還有人問我,「你們家是不是開麵包店呢?」和孩子一起下廚、一起做些事,不只可以拉近孩子和我們的關係,更是孩子生命中珍貴的記憶。

 

      另外,當孩子大一點了,老公雖然平日忙工作,但也會特地安排時間參與在孩子的生活中,輪流跟每個孩子個別早餐約會,也曾個別和孩子騎單車上烏來老街吃烤山豬肉香腸。多年來迄今,這三個孩子還是都很期待這樣的時光,因為爸爸讓他們在個別約會中暢所欲言。最近一次,老大還主動請教爸爸,給他一些關於讀大學的建議,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也一定要和爸爸談一談,很珍惜爸爸給的寶貴意見。

 

       媽媽親自帶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心、他們也就容易接受父母教導的價值觀;父母不光是管教,也花時間與精神積極融入孩子的生活,除了能讓孩子信任、喜歡跟我們相處外,還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與重視。

你也許有興趣的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